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什么优化什么转换什么

2024-05-18 13:59

1.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什么优化什么转换什么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古代名联中一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面的经济就是经纶济世的意义。
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这个词语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词语。
能做到“经济”二字的人必须文能安邦兴业,武能御侮却敌。古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学派的众人,会按照《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要求去做学问、做人,而三纲八目最高的要求就是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古代“经济”一词的最外向的表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什么优化什么转换什么

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效率开始改善和发展动力正在转换等趋势性变化。

(一)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

从投入端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成果等关键要素质量加快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速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4年提高到2015年的1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快速扩大。201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人数分别是本世纪初的7.4倍和9.6倍;近十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十余倍,预计2017年将达到60万人,比2012年翻一番。

科技成果质量有所提高。根据OECD的统计,2010年我国三方同族专利数量全球占比仅为2.73%,2016年升至接近6%,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数升至世界第二位。

物质资本质量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交通设施尤为突出。截至201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1.8倍;高铁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是2008年的34.2倍,居世界之首;高速公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8倍;内河航道增加到12.7万公里,是2000年的1.1倍。

能源资源质量加快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35%,较2012年提高7.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62%,较2012年下降6.5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1年的峰值91.6%降低到86.7%。

从产出端看,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突出表现在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76.28升至2015年的83.51。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2009年的86.96%上升至2015年的95.45%。与此同时,产品和服务绿色化获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绿色设计技术。

(二)发展效率开始改善

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明显改善。首先,劳动生产率加快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52万元/人提高到2016年的9.59万元/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提高幅度明显加快。2012—2016年年均提高0.64万元/人,大于2000—2011年年均0.46万元/人的提高幅度。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尽管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2000—2011年的3.5%下降到2012-2016年的2.7%,但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却从33%上升到37.7%。

(三)发展动力正在转换

从三大需求、三次产业和要素投入结构看,需求侧动力结构和供给侧动力结构均在优化,要素贡献也正由依靠数量增加逐步转向依靠质量提升。

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趋于协调。近年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趋协调。2011年消费率开始趋势性回升,2016年升至53.6%;2012年投资率开始趋势性下降,2016年降至44.2%。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56.2%,较投资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2%左右的合理均衡水平。三大需求内部结构也呈现优化升级趋势。居民消费加速向“住行消费+服务消费”的“双支撑”型结构升级,住行消费稳总量,服务性消费提速度。投资结构加快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由降转升,2008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总体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6%。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从2000年的89.7%提高到2016年的95%,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服务贸易持续较快发展,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对GDP贡献率达59.2%。服务业成为新增企业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13—2016年,规模以上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5%,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快3个百分点。分享经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升级带动“幸福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年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较2012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达到21.6%,提高10.5个百分点。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农业发展基础和活力明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增加逐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要素投入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已由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00年的11.7%、55.9%降至2016年的6.1%、53.2%,同期TFP贡献率则由32.4%升至40.7%。

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度城市化,更多地让人民分享发展成果;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效率;保护产权,规范政府行为,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经济稳定性;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协调主体转型。

扩展资料:
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四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央广网—社科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4.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效率开始改善和发展动力正在转换等趋势性变化。

(一)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

从投入端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成果等关键要素质量加快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速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4年提高到2015年的1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快速扩大。201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人数分别是本世纪初的7.4倍和9.6倍;近十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十余倍,预计2017年将达到60万人,比2012年翻一番。

科技成果质量有所提高。根据OECD的统计,2010年我国三方同族专利数量全球占比仅为2.73%,2016年升至接近6%,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数升至世界第二位。

物质资本质量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交通设施尤为突出。截至201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1.8倍;高铁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是2008年的34.2倍,居世界之首;高速公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8倍;内河航道增加到12.7万公里,是2000年的1.1倍。

能源资源质量加快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35%,较2012年提高7.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62%,较2012年下降6.5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1年的峰值91.6%降低到86.7%。

从产出端看,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突出表现在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76.28升至2015年的83.51。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2009年的86.96%上升至2015年的95.45%。与此同时,产品和服务绿色化获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绿色设计技术。

(二)发展效率开始改善

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明显改善。首先,劳动生产率加快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52万元/人提高到2016年的9.59万元/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提高幅度明显加快。2012—2016年年均提高0.64万元/人,大于2000—2011年年均0.46万元/人的提高幅度。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尽管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2000—2011年的3.5%下降到2012-2016年的2.7%,但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却从33%上升到37.7%。

(三)发展动力正在转换

从三大需求、三次产业和要素投入结构看,需求侧动力结构和供给侧动力结构均在优化,要素贡献也正由依靠数量增加逐步转向依靠质量提升。

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趋于协调。近年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趋协调。2011年消费率开始趋势性回升,2016年升至53.6%;2012年投资率开始趋势性下降,2016年降至44.2%。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56.2%,较投资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2%左右的合理均衡水平。三大需求内部结构也呈现优化升级趋势。居民消费加速向“住行消费+服务消费”的“双支撑”型结构升级,住行消费稳总量,服务性消费提速度。投资结构加快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由降转升,2008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总体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6%。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从2000年的89.7%提高到2016年的95%,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服务贸易持续较快发展,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对GDP贡献率达59.2%。服务业成为新增企业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13—2016年,规模以上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5%,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快3个百分点。分享经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升级带动“幸福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年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较2012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达到21.6%,提高10.5个百分点。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农业发展基础和活力明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增加逐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要素投入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已由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00年的11.7%、55.9%降至2016年的6.1%、53.2%,同期TFP贡献率则由32.4%升至40.7%。

5.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关系如下:1、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3、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4、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正确把握维护公平与讲求效率的关系。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增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中央银行利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一政策将鼓励公司贷款,这一部分贷款必将转化为投资或资金流周转,即消费。这一政策还可以降低通货紧缩的危险。经济学家非常害怕通货紧缩,因为降低中央银行利率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并且当利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导致市面上流动性不足的情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6.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7.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效率开始改善和发展动力正在转换等趋势性变化。

(一)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

从投入端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成果等关键要素质量加快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速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4年提高到2015年的1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快速扩大。201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人数分别是本世纪初的7.4倍和9.6倍;近十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十余倍,预计2017年将达到60万人,比2012年翻一番。

科技成果质量有所提高。根据OECD的统计,2010年我国三方同族专利数量全球占比仅为2.73%,2016年升至接近6%,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数升至世界第二位。

物质资本质量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交通设施尤为突出。截至201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1.8倍;高铁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是2008年的34.2倍,居世界之首;高速公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8倍;内河航道增加到12.7万公里,是2000年的1.1倍。

能源资源质量加快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35%,较2012年提高7.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62%,较2012年下降6.5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1年的峰值91.6%降低到86.7%。

从产出端看,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突出表现在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76.28升至2015年的83.51。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2009年的86.96%上升至2015年的95.45%。与此同时,产品和服务绿色化获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绿色设计技术。

(二)发展效率开始改善

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明显改善。首先,劳动生产率加快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52万元/人提高到2016年的9.59万元/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提高幅度明显加快。2012—2016年年均提高0.64万元/人,大于2000—2011年年均0.46万元/人的提高幅度。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尽管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2000—2011年的3.5%下降到2012-2016年的2.7%,但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却从33%上升到37.7%。

(三)发展动力正在转换

从三大需求、三次产业和要素投入结构看,需求侧动力结构和供给侧动力结构均在优化,要素贡献也正由依靠数量增加逐步转向依靠质量提升。

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趋于协调。近年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趋协调。2011年消费率开始趋势性回升,2016年升至53.6%;2012年投资率开始趋势性下降,2016年降至44.2%。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56.2%,较投资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2%左右的合理均衡水平。三大需求内部结构也呈现优化升级趋势。居民消费加速向“住行消费+服务消费”的“双支撑”型结构升级,住行消费稳总量,服务性消费提速度。投资结构加快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由降转升,2008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总体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6%。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从2000年的89.7%提高到2016年的95%,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服务贸易持续较快发展,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对GDP贡献率达59.2%。服务业成为新增企业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13—2016年,规模以上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5%,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快3个百分点。分享经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升级带动“幸福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年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较2012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达到21.6%,提高10.5个百分点。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农业发展基础和活力明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增加逐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要素投入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已由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00年的11.7%、55.9%降至2016年的6.1%、53.2%,同期TFP贡献率则由32.4%升至40.7%。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8.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A低速增长B高质量发展C高速发展D稳定发展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B 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心][鲜花][开心][鲜花][开心][鲜花][开心][鲜花]【摘要】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A低速增长B高质量发展C高速发展D稳定发展【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B 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心][鲜花][开心][鲜花][开心][鲜花][开心][鲜花]【回答】
)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更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A数字经济B人工智能C大数据DAI技术【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C大数据【回答】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  )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A创新、协调、绿色、共建、共享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赢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D创新、合作、绿色、开放、共享【提问】
单选题,2分)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坚持(   )的原则,扎扎实实做好工作。A全国统筹、节约优先、绿色发展、内外畅通、防范风险B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C全国统筹、创新引领、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D全国统筹、绿色低碳、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B。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回答】
单选题,(   )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A湿地B森林C土壤D海洋【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A湿地【回答】
(单选题,(   )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A中华民族团结奋斗B中华民族团结统一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D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D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回答】
(单选题)打赢脱贫攻坚战,(   )是主战场,无疑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A农村地区B民族地区C西部地区D边疆地区【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D边疆地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