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汉的人物简介

2024-05-18 15:27

1. 李景汉的人物简介

李景汉(1895.1.12—1986.9.28),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生于北京通州。1917年赴美留学,主修社会学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北平社会调查所干事。1926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部主任兼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28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试验区调查部主任。1935—1944年,历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组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44—1947年被派往美国国情普查局考察,并参加人口研究活动,1947—1949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专家室工作,兼任东南亚数国农业普查顾问。1949—1952年,任辅仁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北京大学兼课。1953年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195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调查研究室主任。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1984年应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李景汉为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学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他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在定县所作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景汉的人物简介

2. 李景汉的人物成就

李景汉的功绩就在于,他是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实践者。李景汉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运用普查法、个案法、抽样法等对中国的都市与乡村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在定县所做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堪称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

3. 李景汉的介绍

李景汉,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李景汉(1895.1.12—1986.9.28)先生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北京通县人;主要从事社会实地的调查与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兼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等职务。另有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主席、著名精英人士李景汉先生。

李景汉的介绍

4. 李景汉的人物论著

《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1926)《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实地调查方法》(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等。

5. 李景均的人物生平

 1932至1936年在美国传教士办的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念书,1937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育种及遗传,1940年获博士学位。留美期间,李景均阅读了著名遗传学家杜布詹斯基(TheodosiusDobzhansky)的《遗传及物种起源》,由此接触到了群体遗传学以及赖特(S.Wright)的工作,并对此深感兴趣,决定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拿到博士学位后,李景均去赖特所在的芝加哥大学上了一个夏季的数学和概率论课程,并在赖特的影响下去哥伦比亚大学及北卡罗来纳大学进修数学和统计学。李景均在芝加哥认识了后来成为其妻子的美籍华人克拉拉(ClaraLem)。1941年9月,李景均与克拉拉完婚,并携新婚妻子在圣地亚哥登上一艘准备开往上海的荷兰邮轮,开始了蜜月之旅。 时代背景1941年的中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李景均在美国对此无疑非常清楚。而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妻子回国,显然是准备回国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艰辛回国路这艘原本三周到达上海的邮轮,由于要避免遭受在太平洋水下游弋的日军潜艇的攻击而多次改变航向,辗转在爪哇岛补充给养之后又向上海开去。未到上海,就被转到一艘英国船上。而这艘英国船在开往上海的途中听说上海满街都是日本军人,担心船只被日军扣留,就转而往香港开去,结果辗转51天后在12月6日抵达九龙。12月8日,李景均和妻子用完早餐后听见了枪声,并惊讶地发现所有的商店都关门大吉——原来当天日本偷袭了珍珠港(香港和夏威夷有一天的时差),并几乎同时进攻香港。驻港英军节节败退。结果李景均和克拉拉被困在香港近两个月。由于他只带了旅行支票而无人愿意兑现,他们两人身无分文,十分窘迫,天天处于极度饥饿之中。57年后,李景均回忆起当时的困境时说:“如果你处于极度饥饿时,你不能做任何事情。你不能思考,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挚友相助就在这时,命运女神眷顾了李景均。他遇见了在康奈尔念书时认识的朋友。朋友给了他500元港币及一些大米。之后,李景均又认识了一个香港地下组织的人,帮助李景均夫妇徒步绕过日军,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到达广东惠阳,再从惠阳再乘船坐车抵达李景均一个哥哥所在的桂林。从九龙到桂林,花了整整38天。1942年6月,李景均的第一个孩子Jeff出生了,但出生后没几个小时,克拉拉就抱着婴儿为躲避日军的空袭而躲进了山洞。当时李景均的父亲在重庆,由于战时交通不便,李景均就在广西柳州郊外沙塘的广西大学农学院任职。在这里,李景均认识了两位分别对中国及世界遗传学都有影响的同道:刘祖洞和徐道觉。刘祖洞先生后来去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动物学,195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翌年回国,在复旦任职,专长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刘祖洞教授编写的《遗传学》教材是国内遗传学教材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教科书。刘先生在1956年青岛会议上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言辞犀利,令人印象深刻。若不是历场政治运动的耽误,刘先生必有骄人的学术贡献。刘祖洞先生于1998年辞世。徐道觉先生那时与李景均很熟。徐“好学不倦。他全身上下至少有8个口袋,上身有4个,裤子又有4个。每一个口袋都装有昆虫或其食物(在玻璃瓶子里)。”李景均称其为“会走路的实验室”。李景均当时断言:徐将来必成大器。果然,徐在1951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后,在博士后研究中创造性地把组织培养技术和低渗处理用于研究染色体,为创建遗传学的一门新分支——细胞遗传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令人扼腕的是,尽管当时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被错误地认为是48,且徐先生发现的技术为观测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提供了有力手段,但他还是与改正人染色体数目的机会失之交臂。令人欣慰的是,他此后又作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工作。由于其杰出贡献,他于1973年当选为美国细胞生物学会主席,2003年故世。1943年夏,李景均想去重庆看望其父,然后去成都赴迁至成都的母校南京金陵大学任教。但在去重庆的路上,李景均的小孩患痢疾,结果李景均一家赶紧坐火车回柳州看医生。不幸的是,Jeff在火车上死在李景均的怀抱中。Jeff不幸夭折,李景均夫妇俩的悲痛可想而知。之后,李景均在1948年及1955年再版的《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的扉页上都写明,书是纪念Jeff的. 执教历程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李景均一家随校举家迁往南京。同年,其金陵大学的导师出任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他邀请李景均出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兼农业试验场场长,李景均欣然前往。此时李景均才34岁,为北京大学当时最年轻的一位系主任。1948年,李景均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李景均在1946年至1948年撰写的。该书的完成,用李景均自己的话来说,是“一半来自自己的脑子,一半基于在成都时抄写的文章”。该书出版后的第二年,李景均在美国的弟弟自费翻印了500本,在美国出版。1949年9月,北大、清华、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在校务委员会主任乐天宇(行校长职,兼党总支书记)主持下,学校效法苏联李森科1948年“消灭”摩尔根学派的做法,停止李景均主讲的《遗传学》、《田间设计》和《生物统计》三门课程,并将李景均的《遗传学》换成李森科学派的“新遗传学”。乐天宇认为,这些课程是“资产阶级的”、“为马尔萨斯人口论服务的”、“唯心的”、“反动的”、“伪科学”,“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李景均从此无课可上,被晾在了一边。尽管乐天宇仅仅是校务委员会主任而无任何行政头衔,但凭借其老革命的资历及执政党的地位,乐天宇的话远较当时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话有分量。不久,李景均间接地接到一个要他辞去系主任的消息,他第二天就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乐天宇及其随从曾试图在李景均手下招募一些能批判李景均的人,但均未成功。学术争论随着对摩尔根学派的诋毁攻击甚嚣尘上,对个人的批判打击也逐渐增多。一个李森科的追随者发现,除了摩尔根,还有一位叫“Melanogaste博士”的“反动遗传学家”!(作者注:Melanogaste为黑腹果蝇的学名).当时对李景均的一个指责是,李景均是在反动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人,从未接触过“进步”思想,所以不懂李森科学派的新概念。为了证明这个指责是毫无根据的,从1949年7月开始,李景均与陈延熙副教授合作,把李森科的代表作《遗传及其变异》,根据杜布詹斯基的英译本翻成中文出版。与陈延熙副教授的合作,一方面是因为李景均与陈交情较深,且陈的中文更为流畅,另一方面也因为陈与官方关系良好,翻译完后出版的机会更大一些。事实上,乐氏在得知李景均在翻译李森科的书时就极力阻扰,并散布谣言说,李景均的译本是根据另一个“反革命遗传学家”(指杜布詹斯基)的英译本翻译的,只能歪曲李森科的学说。幸运的是,经胡乔木审阅后,这本译着很快出版了,且出版后仅几周就售出了几千本之多。李景均为该译着写了一篇意味深长的《译序》。他写道:“农学博士、列宁全苏联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森科院士的轰动世界的遗传理论究竟是什么,是大家急于了解的。本书便是他的一本基本着述。在这本书里,诚如齐门乃夫所说,他阐发了米丘林遗传学的理论基础。”“这本书是一本理论着作,必得仔细研读体会,才能了解其理论的真谛。”整个序言不失客观尊重,亦无娇枉做作粉饰献媚之嫌。这本出版于1950年1月的译着和这篇《译序》,充分表明李景均对于米丘林学说及李森科学派并非他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窍不通。随着《遗传及其变异》译着的出版,李景均对米丘林学说及李森科学派一窍不通的谎言不攻自破。乐天宇之流就又换了一种伎俩。他们又散布谣言说,李景均曾骂苏联为“赤色帝国主义”。在当时,官方的政策是向苏联“一边倒”,任何批评苏联的言论都可视为间接批评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因此,这种对苏联的称呼不啻为一种反党反社会主义、可置人于死地的言论,还有人说,李景均的太太是美籍华人,好几次去美国大使馆(当时尚未撤走),“不知道他们搞什么鬼”。这些谣言和言论,无非是想把李景均描绘成亲美反苏的“反动分子”。其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的伎俩,令人扼腕。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 李景均曾于1949年1月向北京市首任市长叶剑英表达了要为新中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的热忱心愿。然而,在乐氏等人日益变本加厉的迫害下,李景均认为,“把一个纯学术问题扣上政治帽子,变成人身攻击,诬蔑为敌人,不能容忍”。所以,“即使有极大的耐心,我的同事们和我也不可能在中国把遗传学从灭亡中拯救出来。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声明忠于李森科学说,否则只有离开。”他感觉自己“一腔热情,报国无门”,“所学无用,逼上梁山”。斟酌再三,李景均决定离国出走。曲折经历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离国出走极有可能被认为是叛国,所以风险极大。1950年2月寒假,李景均在上海的母亲病重。李景均认为时机已到,遂将几个月里思考再三的出走计划向克拉拉和盘托出。为减少风险,夫妇俩决定将出走之事做得隐蔽一些,甚至把家里的米缸加满了米,使人看起来他们还准备回来。1950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李景均夫妇一直没有入睡。午夜之后,李景均悄悄敲响了邻居林传光教授的门。林教授开门一看,李景均正神情沮丧地站在那里。稍后才明白这很可能是最后的告别,李景均即将挈妇携雏远渡重洋。林教授一时目瞪口呆,竟不知说什么好。等到李景均告辞回去了,林教授这才完全醒悟过来,赶忙穿好衣服,赶到李景均家,劝告李景均万万不可出此下策。否则万一被捕,那时就后悔莫及了。但李景均去意已决,不愿臣服于乐天宇而苟且偷生。不论林教授如何恳求,他也不改初衷。第二天一早,李景均一家由北京农业大学宿舍去前门火车站。临走之前,李景均特意给校委会主任乐天宇和副主任俞大绂留下一封信,信中称“身体欠佳,请假数月,请勿发薪”。到达火车站时,俞大绂率陈延熙、王焕如、陈道等副教授冒着春寒送行,“挥泪拜别”。尽管李景均表示一旦其母病好出院就回来,但大家心里都有些数,只是装着不知道。彼此握手道别,共事多年的好友从此永隔天涯。在上海呆了两天后,李景均一家坐火车去广州。1950年3月12日,李景均怀里抱着4岁的女儿和克拉拉走过了通往香港的罗湖桥。在桥的另一端,李景均的二哥正等着他们。他将李景均一家安置在他自家在九龙的公寓里,李景均在那里住了14个月。原因李景均在当时为什么会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抛弃所有家产而离开中国呢?须知那是在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三反五反,反右远远还没有开始。知识分子由于学术见解不同而受到迫害在新中国还是闻所未闻的事。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倾家荡产离家出走。所有关于李景均的传记/回忆录对此大多语焉不详,而李景均本人在1998年匹兹堡大学校刊记者所作的一次谈访中也仅仅说:“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double-talk)。对张三,你说这,对李四,你说那。其次,你不要对任何人说再见”事实上,在当局得知李景均离沪几天之后,李景均在北京的家里就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将家里搜查了一遍,但也没搜出任何可疑之处,结果就派人在李景均家驻守了几天。倾家荡产、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已经是不可思议,李景均为何在出走之前又要施放烟幕弹来麻痹迷惑一些人呢?或许李景均认识到,如果乐天宇之流能用造谣诬蔑的卑鄙手段来迫害李景均,那么出走可能给乐氏等人授以实据,他们可能会用更卑劣险恶的手段来加害于他。37年后,李景均在瓦维诺夫诞辰100周年之际,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遗传杂志》(TheJournalofHeredity)上[7].在同期期刊里,李景均还发表了一篇书评[8],评论了一本书名为“李森科主义在中国”但其实是1956年青岛遗传学会议纪要的英译本及注释的书。令人回味的是,这篇纪念瓦维诺夫的短文提到了有关瓦维诺夫被捕主要原因的传言。文章虽短,但仍然感觉到李景均对瓦维诺夫在事业巅峰之时锒铛入狱、最终成囚中饿鬼的悲惨命运的惋惜。 心系学术李景均抵港不久就接到了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教授聘书,欢迎他去台大任教。随聘书还附有校长的信,言明李景均到台大后倘若觉得不合意,校方将随时提供方便帮助他去美国。但李景均婉言谢绝了台大的邀请。李景均到香港后写信给在美国的朋友,告知摩尔根遗传学在中国大陆的困境,并求助谋职,“如果我有可能在你熟知的任何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我将乐于为其效劳”。这位朋友将信转给了《遗传杂志》(穆勒当时为该期刊的编委之一),该期刊在1950年6月刊登了这封信(显然是征得李景均同意之后),并冠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的标题。李景均的这封信引起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穆勒(HermannJ.Muller,1890-1967)的注意。穆勒利用自己的地位及关系,安排克洛(JamesCrow)对李景均的书(当时已由李景均在美国的弟弟在美自费翻印出版)写了一篇书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恰巧这时美国前任卫生部长派伦(ThomasParran)博士刚刚走马上任匹兹堡大学新组建的公共卫生研究院,欲聘一位人类遗传学家,遂写信给穆勒,希望能介绍一个人。穆勒随即推荐了李景均,并解释说李景均现在香港,来匹兹堡大学可能需要一些时日。考虑到推荐人是位诺贝尔奖得主,派伦表示愿意等待。随后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生物统计系的系主任写信给李景均,聘李景均为生物统计初级研究员。 然而,此时在香港的李景均既无任何护照,也无任何可证明其国籍的证件,所以不能得到美领馆的签证。作为美国遗传学会援助海外遗传学家委员会、美国文化自由委员会及国际援救委员会的一员,穆勒和美国其他一些遗传学家和美国国务院及美国驻香港总领馆的官员就李景均的签证进行了大量通信。穆勒意识到问题是在驻香港总领馆,于是他给总领馆官员写了这样的一封介绍信:美国遗传学家们普遍认为,李博士所着的《群体遗传学》一书是一部最好的英文着作。该书非常有助于培养在这一重要而难懂的领域里工作的年青科学家。此外,穆勒还为李景均一家递交了经济担保书。到最后,由于没有“身份证明”,签证还是不能发出。1951年3月,穆勒在印度开完一个会议准备回美国之前,决定在香港停一下,希望看一下李景均是否还需要什么帮助。到达香港后,李景均一家邀请穆勒及领馆的一位官员共进晚餐。大半个下午及晚餐几乎都围绕着李景均展开,但该官员最后提出,李景均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此时,穆勒马上说:“这就奇怪了。在这间房间里,每个人,包括你自己,都知道谁是李博士,他就在这里。你还要其他什么身份证明?”这位官员就对李景均说:“你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来。”不久,签证就出来了。1951年5月,李景均一家离开香港到达美国。1951年9月,李景均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李景均夫妇俩给他取名史蒂夫·穆勒·李,以纪念穆勒。

李景均的人物生平

6. 李景华的人物生平

1934年底,李光耀从山西归来的同乡孙五那里听到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求解放的事,便和同村人谋划组织起“老人会”,为穷苦百姓办事。之后,他一边领导群众自发革命,一边寻求党组织。193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指定为东营村党小组的负责人。1937年,他创建了东营村地下党组织,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之后,党组织让他到周围村庄开辟工作,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在这些村庄发展了百余名党员,建立了20多个党组织和党支部。1938年,李光耀被选送到太行区学习。回来后,任肥乡县委委员兼第二区区委书记。一上任,他便狠抓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建设,使二区的革命工作蓬勃开展。二区所辖的村庄延伸到了广平县城附近,驻守广平县城的日伪军感到了威胁,便和肥乡的日军勾结起来,开始对二区进行频繁的“扫荡”,在二区加大修碉堡、挖沟壕。面对日军的暴行,李光耀紧紧依靠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鼓舞群众的抗日热情,带领群众破公路、割电线、除奸、除特、袭击敌人,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抗日救亡。日军派出大批汉奸、密探,张贴告示悬赏捉拿他,曾数次捉捕,但他都在群众的巧妙掩护下安全脱险。1940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十五),李光耀在席寨村(现属广平县)一场院里帮助群众剥玉米,由于叛徒告密,他被突然而至的广平县日伪军逮捕。日军先施以高官厚禄,继而是金钱美女,他都不为所动。日军恼羞成怒,对他施用灭绝人性的惨刑:棍子打、皮鞭抽、竹签钉,用烧红的火柱烫,用蜡熏,在打烂的伤口上浇盐水。李光耀始终坚贞不屈,不肯吐露半个字。就义之前,李光耀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走到广平县东门外的一个土坑边,敌人问他走生路还是死路,他鄙视地看了敌人一眼,纵身跳进土坑。敌人埋一阵便问他“投降不?”,他不是呼口号便是大骂,壮烈牺牲,时年30岁。

7. 李景的人物介绍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父超,周应、戎二州刺史。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平齐之役,颇有力焉,授仪同三司。以平尉迥,进位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邑千五百户。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物千五百段。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别平仓岭,还授鄜州刺史。十七年,辽东之役,为马军总管。及还,配事汉王。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寻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别路邀贼,大破之。后与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恒安,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赐物三千段,授韩州刺史。以事王故,不之官。仁寿中,检校代州总管。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遣刘暠袭景,战于城东。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选壮士击之,斩获略尽。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景战士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固,为贼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景知将士可用,其后推诚于此三人,无所关预,唯在阁持重,时出抚循而已。月馀,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先是,景府内井中甃上生花如莲,并有龙见,时变为铁马甲士。又有神人长数丈见于城下,其迹长四尺五寸。景问巫,对曰:“此是不祥之物,来食人血耳。”景大怒,推出之。旬日而兵至,死者数万焉。景寻被征入京,进位柱国,拜右武卫大将军,赐缣九千匹,女乐一部,加以珍物。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击叛蛮向思多,破之,赐奴婢八十口。明年,击吐谷浑于青海,破之,进位光禄大夫。赐奴婢六十口,缣二千匹。五年,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暕之上。至陇川宫,帝将大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俱有难言,为人所奏。帝大怒,令左右Ξ之,竟以坐免。岁余,复位,与宇文述等参掌选举。明年,攻高丽武厉城,破之,赐爵苑丘侯,物一千段。八年,出浑弥道。九年,复出辽东。及旋师,以景为殿。高丽追兵大至,景击走之。赉物三千段,进爵滑国公。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赐以美女。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此。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赐御马一匹,名师子?吉。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众万馀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景将反。帝遣其子慰谕之曰:“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馀,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及帝崩于江都,辽西太守邓暠率兵救之,遂归柳城。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靺轲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有子世谟。译文:李景,字道兴,是天水休官人。他父亲叫李超,是北周时期应州、戎州刺史。李景长得奇异壮美,体力强于一般人,长着漂亮的长胡须,骁勇而且又擅长射箭。在灭亡北齐的战役中出了很多力,授予仪同三司的职位。由于平定了尉迟迥叛乱,晋升为开府(官职),封爵为平寇县公,封地为一千五百户人口的城池。隋开皇九年(590年),李景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随同王世积攻打陈朝,在灭陈之战中立功,晋升为上开府(官职),赐予他六十个奴婢,一千五百多物品。等到高智慧等人在江南发动叛乱,又再次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随同杨素攻打叛军。离开平仓岭,班师后授予鄜州刺史。开皇十七年,辽东之战爆发,李景担任马军总管。等到班师的时候,调配给汉王做事。隋文帝因为他的壮实勇武而啧啧称奇,让他解开上衣来看看,看之后隋文帝说:“看你的面相与外表,你官位会到达人臣的最高职。” 不久跟随史万岁在大斤山与突厥交战,在小路拦截突厥士兵,狠狠地击破了他们。后来与上明公杨纪护送义成公主到突厥和亲,走到恒安的时候,遇上了突厥入侵。当时代州总管韩洪被入侵的突厥打败,李景率领几百人前往救援。拼力大战三天,杀死了很多突厥士兵,得到皇帝赏赐三千物品,并授予韩州刺史的官职。李景用服侍汉王的理由推辞掉,没有去就职。隋朝仁寿年间,担任代州总管候补。汉王杨谅在并州发动叛乱,李景带兵前往抗击。杨谅派遣刘嵩袭击李景,在城东交战。李景爬上高台张弓搭箭射叛军,没有谁不是应弦而倒的。李景又挑选壮士发动突击,差不多将敌人全都斩获。杨谅又再派遣岚州此时乔钟葵带领三万精锐士兵攻打李景。李景手下的战士不过几千人,加上城池并不坚固,被叛军攻打后相继出现很多缺口。李景一边作战一边修补,手下的士兵也全都殊死与敌人战斗,一次次重挫敌人的锋芒。李景手下的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都十分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仪同三司是官职,侯莫陈乂是人名,侯莫陈是少数民族姓氏)善于出谋划策和防守战术。李景了解到将士可以任用,之后对这三人诚心相待,不再参与过问任何事,只在中军帐篷中坐镇,仅仅是偶尔出去巡逻安抚。一个多月以后,朔州总管杨义臣带领军队前来救援,里外夹击,大破叛军。在此之前,李景府上井中井壁上长出像莲花一样的花,同时井中有龙出现,不久变成战马和穿盔甲的士兵。同时还有身高几丈的神人,神人的影子长四尺五寸。李景询问巫师,巫师回答说:“这是不吉祥的东西,是来吃人血的。”李景大怒,将巫师逐出。十几天后敌人赶到,死了几万人。李景不久被征召到京城,晋升为柱国(官职),拜为右武卫大将军,赏赐九千匹丝绸和一批乐舞奴隶,再加上许多珍贵的东西。李景不善于出谋划策,但是忠诚正直被当时的人所肯定,皇帝非常相信他。攻打叛乱的蛮人向思多,击败了叛军,皇帝赏赐了八十个奴婢。第二年在青海攻打吐谷浑,同样击败了敌人,晋升为光禄大夫,皇帝赏赐六十个奴婢,两千匹丝绸。大业五年,皇帝的车驾往西巡逻,到天水的时候,李景献上食品给皇帝。皇帝说:“在这儿,你是主人。”特批李景坐在齐王杨暕之前。到陇川宫后,皇帝将要大规模狩猎,李景和左武卫大将军郭衍都有不满的言论,言论被人上奏给了皇帝。皇帝大怒,下令让左右将郭衍(逐出或罢免,此处字体无法显示,所以无法翻译),李景终究因为受牵连而被罢免。一年多后,官复原职,与宇文述等人掌管铨选与考绩。第二年,隋军进攻高丽的武厉城,并攻陷了此城,皇帝赏赐封李景为苑丘侯,物品一千,晋升爵位为滑国公。杨玄感谋反的时候,朝中很多子弟都有参与,但是李景独独没有参与。皇帝说:“你天生诚实正直,是我倚仗的栋梁啊!”并赏赐了李景美女。皇帝每次都称呼李大将军却不直呼其名,从中可见有多么重视。大业十二年,皇帝命令李景在北平准备打仗用的物资,并赏赐一匹御马,名字叫做师子(骢,应该是这个字)吉。恰巧幽州盗贼杨仲绪带领上万人来进攻北平,李景带兵击破贼军,斩杀了杨仲绪。当时盗贼到处作乱,道路都被隔绝,李景于是招募壮丁,为预料之外的情况做准备。武贲郎将罗艺和李景有矛盾,于是就诬告李景将要谋反。皇帝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慰问李景说:“即使有人说你觊觎皇宫,想占据京师,但我好不怀疑。”后来李景被高开道围困,一个人防守孤城,外无援兵。一年多后,士兵的脚肿病死的十有六七,李景一一安抚他们,城中一个士兵都没有叛变或逃跑。辽东军的物资大多都在李景的治所,粮食布帛堆得想山一样。即使恰好时局混乱,李景也没有贪污一点点。等到皇帝死在江都,辽西太守邓暠带兵救援,于是撤退到柳城。后来将要回幽州的时候,在路上遇到盗贼,被杀害。契丹、靺轲等少数民族向来缅怀李景对他们的恩情,听说他被杀害,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幽州、燕地的人现在都还感叹悲伤他。李景有一个儿子,叫做李世谟。

李景的人物介绍

8. 李景汉的主要著作

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1926)、《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实地调查方法》(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