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欧美各国的影响

2024-05-07 15:18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欧美各国的影响

(1)   经济 
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它是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欧美各国的影响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及欧洲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由于美国本土远离欧洲.使得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对美国产生影响.反而进一步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地理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 美国东临太平洋,西滨大西洋,远离旧大陆,使其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其南北两面都同弱国为邻,这为其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 2.资源丰富 美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煤矿分布比较普遍,阿巴拉契亚山地煤的储量大、质量好。苏必利尔湖的西岸以及阿巴拉契亚山地南部的伯明翰等地集中了大量的铁矿。美国的煤铁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可同五大湖的廉价水运相结合。另外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钼、钒、铀、硫磺和磷酸盐等藏量及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等也十分丰富,这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3.气候适宜 美国所处地理位置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多样。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已进入亚热带;西部高原山地气候干燥;太平洋沿岸的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则属地中海式气候。大部分地区雨量丰沛。就地热条件而言,美国大部分地区宜于农耕,利于栽培多种作物。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具备良好的前提条件。 4.欧亚移民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开始向美洲移民。18世纪后50年,从欧洲迁到美洲的移民大约有100万人。19世纪和20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和海陆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出现了世界人口迁移的高潮。欧洲移民的方向主要是美国,亚洲移民也源源不断进入美国。移民在祖国度过了成人以前的消费期,可为美国节约一大笔培养教育费用。欧亚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欧洲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熟练工人(约占美国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钢铁、采煤和纺织部门比例更大)。 二、良好的政治环境 1.国家职能的扩大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不仅仅限于对劳动人民的镇压,而是扩大到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干预,通过社会立法调整社会关系,干预经济生活,兴办教育,保护自然资源等等。有时政府还以调停劳资关系的姿态出现。1902年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大罢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实行干预,促使煤矿主提高工人工资10%,工作时间减到9小时。国家职能的扩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文官制度的改革 为了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些改革,把竞争机制引进文官制度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专家科学化的管理 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掀起了城市管理改革运动,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行了委员会——经理制的市政管理体制。先由市民根据普选制原则选举一个超党派的委员会(5人7人或9人),由其完全负责制定政策及法令,批准年度预算。再由该委员会聘请一位受过专训练并且有丰富管理经验与才干的专家担任市经理,全权负责城市行政管理事务。这个体制既照顾到市民各个集团的利益,又能发挥工作效率,同时它把民主管理与专家治市结合为一体,使市政管理走上了专家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政府职能的扩大、文官制度的改革和专家科学化的管理,都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要求,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政治环境,而这种好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欧洲资本进入美国,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资金。 三、教育的发展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走上了实行义务教育的道路。内战后,义务教育发展尤为迅速。到20世纪初,各州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为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62年林肯政府制定“莫里尔土地法”,规定联邦政府赠与各州大量国有土地,以便用出卖土地所得的收入发展农业学院和工业学院。到19世纪末,联邦政府用于发展教育的土地累计高达1.5亿英亩。莫里尔土地法公布前,州立大学很少,法令公布后迅速增加,对推动美国工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美国的教育改革成绩斐然。到1900年,美国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远远超过欧洲主要国家。美国的教育不仅为经济建设及时准备了具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也及时提供了大批科技人才,促使经济获得高速发展。 四、历史因素 美国的历史上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农业中一些封建关系已被彻底废除,特别是南北战争以后,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得到涤荡;工业中没有像欧洲各国那样的行会传统和保守的生产方法等旧框框的束缚。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传统阻力相对较小。 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拓宽了国内市场,再加上美国工业化较晚,可以充分利用欧洲各国现代技术成就,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将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使得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打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殖民地争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也刺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5.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之 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界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对中国的影响: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3.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资本主义制度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即帝国主义时期 加紧了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分割殖民地的争斗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展开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补充: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中国的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6. 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其基石在大机器的碾压下一点点发生松动。许多有识之士兴实业,中国近代化的征程开始艰难起步。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治跌宕起伏,社会文化剧烈变迁,工业文明迅速改变着中国城市的面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1.工业革命与两次鸦片战争 (1)19世纪中期,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法、美等国为了夺取更多的和,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社会,经济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2)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受西方资本主义的诱导,中国的企业、企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的生产方式产生,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起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学习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先后发动了战争和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为解决本国发展资本主义中的矛盾,制定了以吞韩侵华为主要内容的“”,积极对外扩张。这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西方列强为各自目的,对日本采取支持或政策,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政府应邀镇压朝鲜起义,日本趁机派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年甲午战争爆发。 (2)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引发中国民族危机,农民阶级掀起运动反对外来侵略。年英、俄、、法、美、日、、八国为了镇压义和团,实现它们瓜分中国的计划,联合发动了侵略战争。 (3)随着资本集中和过剩资本的出现,推动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倾销为主转为以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1901年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此起彼伏(如、)。民族危机推动了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代化艰难地向前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正进行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外交、经济、军事以及长期以来沿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50年代后期,“左”倾错误蔓延,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使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积极引进技术,重视人才,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7. 美国参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吗?

参加了,不过首先是英国开始的
大约于法国同时,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美国发展工业革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还带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以后,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的发明成果,如砸棉机、缝纫机、拖拉机和轮船等,特别是采用和推广机器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美国参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吗?

8.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贡献?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能够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