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制品消费放缓,上市乳企谋划由“喝”转“吃”

2024-05-19 00:52

1. 国内乳制品消费放缓,上市乳企谋划由“喝”转“吃”

近日,一款名为妙可蓝多奶酪棒的洗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电梯和楼道广告中频频轰炸,而生产方的原广泽股份干脆连上市公司名称都改成了妙可蓝多(600882.SH),这样激进的做法在乳企中并不多见。
  
 在业内看来,这背后也是国内乳企重视奶酪业务的一个缩影,由于传统的乳制品市场消费逐渐饱和,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乳企上市公司开始由“喝”转“吃”,希望在奶酪业务上寻求增量市场。
     
 对于国内乳业上市公司而言,近两年维持业绩增速正在变得困难,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财报季里不难发现,除了国内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大多数区域乳企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正在放缓,这其中既有市场格局变化的因素,也与国内乳制品消费日趋饱和有关。
  
 在5月28日举行的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透露,目前国内乳制品消费增速正在放缓,近十年间,年均乳制品消费增幅只有0.8公斤,这远低于上一个十年年均2公斤的增幅。
  
 乳制品消费年均增幅的减少,意味着国内乳业竞争逐步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相比之下,奶酪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根据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奶酪消费只有0.1公斤,远远落后于日韩的2.4公斤和3.1公斤,与欧洲的18.7公斤的人均奶酪消费量相差甚远,而这也被业内一直认为是国内乳制品消费量不足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的主要原因。
  
 差距之下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随着西化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流行,奶盖茶、芝士酸奶等网红产品流行的同时,消费者也不知不觉在消费更多的奶酪产品,国内奶酪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018年3月,妙可蓝多在传统的液奶业务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奶酪业务,业绩上已经有所体现。2018年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奶酪业务增长迅速,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35.9%。2019年一季度,妙可蓝多收入约为2.98亿元,同比增长57.5%,奶酪业务销售1.3亿元,同比增长104.4%,销量为2717.7吨,同比也增长了64.5%。
      
 目前国内消费的奶酪主要分为原制和再制两种,前者以牛奶为原料,后者以前者为原料加工后再进行销售。
    
 而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我国奶酪消费可能将超过50万吨,达到人均消费近0.4公斤,将是目前的四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要求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支持发展奶酪等干乳制品。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国家推动干乳制品发展一方面是从营养角度考虑,而另一方面,国家也在鼓励国内企业生产原制奶酪,因为生产原制奶酪使用的是新鲜牛奶,奶酪业务也可以成为国内原奶产业市场调节的“蓄水池”,一直以来国内奶业供给的周期性带来的“奶荒”和“奶剩”,这也让国内奶牛养殖行业苦不堪言,长期来看,奶酪业务的发展可以有效调节奶源淡旺季的差距。
  
 但也有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牛奶成本相比澳新几乎翻倍,十斤奶做一斤酪,也会进一步放大成本的劣势,国内要想推动原制奶酪发展,则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支持政策。

国内乳制品消费放缓,上市乳企谋划由“喝”转“吃”

2. 奶价上行“疯涨”难再现 乳企奶源争夺暗流涌动

 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后,国内的原奶产业从2018年下半年转入上行周期。调查发现,与2013年、2014年上一轮疯涨的奶价相比,本轮原奶价格上行相当温和,在进口大包粉的平衡之下,再难出现上一轮奶价疯涨的局面。而另一方面,随着乳业消费的增长和奶牛存栏的下降,乳企之间的奶源争夺开始暗流涌动。
       疯涨难再现 
    进口大包粉供应充足 
   虽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奶价就开始不断上涨,但洛阳市华丰奶牛养殖场的郭大姐却并没有那么欣喜,郭大姐介绍,她向当地的一家乳企交奶,而目前鲜奶的收购价是3.58元/公斤,而且这个价格还不包含运到厂里的运费。
   郭大姐说:“3.58元/公斤的收购价格相比之前上涨得并不算多,而同村向蒙牛、伊利交奶的养殖场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大企业虽然要求严格,但是目前收奶价格已经涨到了4.1元/公斤,整体涨幅也在1成多些。”
   在产奶大省河北,河北省乳价协调委员会几天前刚刚举行了今年三季度的协商会。河北奶协秘书长袁运生表示,今年三季度河北省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3.84元/公斤,最低不低于3.56元/公斤,目前奶价总体在3.7元/公斤。而同期2018年三季度,奶价参考价区间为3.5—3.8元/千克,最低不低于3.4元/千克。
   相比于上一轮奶价的大起大落,虽然个别地区依然有抢奶现象,但本轮奶价整体上涨明显温和。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国内奶价冲高3.61元/公斤后,从3月份开始,生鲜乳收购价格一直处在季节性下行阶段。5月份奶价回落至3.53元/公斤,近期奶价又有所上升,6月第三周为3.55元/公斤,同比上涨4.4%。
   而在2013年开始的上轮周期中,国内原奶价格暴涨暴跌,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从3.2元/公斤一年内冲高至4.3元/公斤,企业间上演抢奶大战,部分热门区域的原奶收购价格被炒高至6元/公斤。
   在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看来,2013年的那轮暴涨有其特殊性,当时一方面恒天然2013年遭遇乌龙事件,大包粉出口暂停,导致国内市场库存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之后,遭遇重创的国内奶牛养殖尚未恢复,两者叠加导致市场供给不足。目前国内原奶价格已经进入2—3年的上行周期,但进口大包粉供应充足,奶价暴涨的可能性并不高。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中国进口大包奶粉52.43万吨,同比增加28.7%。
   奶业专家豆明分析认为,目前大包粉价格和国内奶价的联动越来越明显,进口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贬值影响,5月进口大包粉均价为3212美元/吨,与1月相比上涨14%,折算生鲜乳价格3.47元/公斤,接近国内同期生鲜乳价格。这也导致5月大包粉进口增速下滑到5.4%,而前四个月都是中高双位数的增幅。
   在豆明看来,下一阶段,随着新西兰2018/2019奶季结束,进入枯奶季,下一季产奶高峰将出现在十月,进口奶粉新的供应季将在11—12月。进口奶粉遭遇气候异常等因素造成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热应激导致原奶产量减少加剧,双重因素影响下,国内原奶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奶源暗战开 
    现代化原奶企业成重点 
   尽管进口大包粉对国内原奶供应形成补充,但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鲜奶制作的高端乳品更受到市场追捧,也加大了国内主要乳企对于优质原奶的需求,进而在优质奶源争夺上暗流涌动。
   有国内乳企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的日收鲜奶总量都有明显的增长,总体增幅在13%到15%之间,而因为目前国内优质奶源有限,所以两家企业也在加快对上游奶源的控制。
   在2014到2018年的那场乳业大调整中,中小养殖户纷纷出局,大场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目前奶价已上涨一年,养牛再度开始赚钱,但养殖热情恢复缓慢。
   中国奶业协会6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国牛奶产量625万吨,同比增长2.0%,而养殖户数持续减少,2019年3月,奶站所涉及的养殖(场)户环比减少0.2%,同比减少21.7%。
   另一方面,2018年国内荷斯坦奶牛总数下降到472.25万头,而今年前3个月,奶牛存栏量尚未摆脱下降趋势,奶站涉及奶牛存栏环比减少0.6%,同比减少4.8%;成母牛存栏环比减少0.4%,同比减少4.2%。环保因素和养殖效益较差是奶牛存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局面下,拥有大量奶牛的现代化原奶企业成为乳企紧盯的重点。
   2018年初,蒙牛率先动手完成了对现代牧业的收购,彻底掌控了现代牧业的奶源,现代牧业拥有规模化牧场26个,存栏数高达23万头。而在2018年底,蒙牛又通过收购下游公司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圣牧的掌控,后者拥有存栏数11.2万,也是国内最大的有机原奶供应商。
   业内人士表示,伊利也在收拢大型原奶资源,称目前赛科星和中地乳业的原奶已经主要出售给伊利,未来不排除有股权合作的可能。
   资料显示,由蒙牛原总裁杨文俊掌控的赛科星2018年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93%的收入来自原奶销售,根据计划,赛科星希望在未来5年内形成20万头的存栏规模。从销售客户构成上看,2018年赛科星的客户主要是蒙牛和伊利,分别占39.96%和37.12%。中地乳业则拥有6.5万头荷斯坦奶牛,客户结构与赛科星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所有的乳企都有快速并购的上游企业的能力,而随着优质奶源争夺加剧,出于奶源安全和品质的考虑,更多乳企选择开始自建牧场。
   据了解,2018年开始,君乐宝乳业下属的乐源牧业在河北投建了2个大型牧场,其中一个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设计规模为5000头;另一座位于邢台市威县,设计规模为10000头。君乐宝乳业对此回应表示,公司已在多地自建10个大型现代化牧场,奶牛存栏量约6万头,年产奶量约27万吨。下一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君乐宝奶粉及高端乳制品的用奶需求,牧业在未来5年内牛群规模预计达到7.5万头,年产原奶41万吨。在提升自给率的同时,进一步采用“种养结合家庭牧场”的模式,推动中小型合作牧场升级改造增加优质原奶供给。
   2019年6月11日,贝因美也发布公告称与河北康宏牧业合作,双方成立一家注册资金为1.3亿元的合资公司,在黑龙江安达牧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在黑龙江的奶业资源,保证自有奶源供应。
   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在2013年之后,由于奶价的剧烈波动,不少中小规模乳企不得不改变产品结构,改用大包粉代替原奶生产产品,而目前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高端乳制品大多以高质量原奶为基础,又倒逼企业重视奶源建设。自建牧场虽然可以解决高端产品的奶源问题,但牧场属于重资产,投入较大,目前经营不佳的中小区域乳企难以承受,这也将加速中小乳企和大乳企的分化。
    (栾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