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疫苗巨头业绩下滑98%,半年只赚了1223万!受哪些因素影响?

2024-05-18 19:40

1. 400亿疫苗巨头业绩下滑98%,半年只赚了1223万!受哪些因素影响?

疫苗巨头赚钱少了,甚至说下滑了98%,这也是个好事情啊。疫苗企业赚的太多,那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它正在成型,这就不好了。这个行业可不是医疗相关的行业不是一回事儿的,疫情相关成了一个赚钱的产业,这还了得吗?
赚钱少了与现在人工接种疫苗的需求下降有关系,因为之前疫苗没有全面普及的时候,好多地方都是批量的接种疫苗。而这个疫苗的价格由医保的资金池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共同负担,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采购这个疫苗,所以疫苗的生产企业是很赚钱的,那时候这个产品根本不愁销路,但是现在接种的人数越来越多,接种的剂次越来越多,市场上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了,零星有一些接种的需求,但不是那么旺盛的。
市场的需求少了,产品销量少了,赚钱自然就少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好事情啊。如果这种疫苗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东西,半年打一回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东西本来就是应急的,不像是销售一些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消费的下降,意味着人们的经济状况可能更差了。但是这种临时应急型的产品,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药物用量少了,恰恰证明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有网友说疫情相关的产业,不能让它成为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可以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也可以,但是不能让它成为特别赚钱的行业。因为一旦成了行业可能就会有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人,要让这个疫情更长时间的存在,这样他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有点思想阴暗了。但是在资本家的眼里,当利润空间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可以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400亿疫苗巨头业绩下滑98%,半年只赚了1223万!受哪些因素影响?

2. 暴跌99%!3百亿疫苗巨头突然爆雷,超8成机构已撤退!背后发生了什么?

搞疫苗生产的赚不赚钱?当然赚钱啊,要知道去年疫苗生产企业基本上跟同期的这个利润相比,那都是翻了几十倍几百倍的。但是今年一下子就不行了,因为去年是疫苗接种的高峰期,现在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了。
疫苗生产企业超过80%,逐渐车厂也就是不再去大部分的生产这东西的,他们还有这个生产能力,但不见得一定要生产新冠疫苗,研发一些别的东西也是可以的。毕竟能生产相关疫苗的公司的本身的研发能力以及生产能力还是基本合格的。之所以那么多公司直接撤场,就因为接种的高峰期已经过了,现在接种的人数已经超过10亿人次。在这个基础上想要有大的进展,这边也不太可能了,从0~60分很简单,但是从60分想要到90分很困难。
这些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渐下降,这才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疫苗生产需求了,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销量。没有销量自然就不赚钱。疫苗生产企业,也不是单纯指望疫苗活着,这些公司本来就是医药公司,不生产疫苗去生产别的药品,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了,没那么容易赚钱了,没有那么稳定好的市场了。这就是回归常态了,因为没有生产疫苗之前,他们的状态就应该是未来的状态。
现在这种疫苗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旺盛,虽然有,但是只是偶尔有一些地方出现零星的接种,像以前那种大批量的集体接种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一去不再来了。疫苗生产企业不是那么赚钱的,核算检测相关企业利润空间其实也下降了,因为核酸检测的最高限价一直在往下降,相关的行业公司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赚的钱少了是正常的事情。

3. 千亿疫苗巨头遭清仓式减持,疫苗股难道不香了吗?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大部分人都接种了疫苗,很多疫苗生产了就积存在那里,所以大多数人看中了这个情况,也就会减少投资疫苗的股票。在疫苗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抢着去打,而且这些疫苗的股票也是一路飙升,很多人看到了这个情况,都会投资疫苗的股票,但是如今大多数人都打了疫苗,而且一些地方不用排队也能够打疫苗,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减少投资疫苗的股票,我认为这也是正常的情况,因为有市场才会有钱赚,疫苗如果没市场了那么赚钱也不是特别容易了。关于千亿疫苗巨头遭清仓式减持这个现象,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首先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基本都打了疫苗。
各地区政府对于打疫苗这种政策都非常严谨,都会督促没有打疫苗的人去打疫苗。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大部分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而且最近也出了一些未成年人接种的疫苗。我个人认为国内打疫苗的人数至少已经超过了10亿。所以这么多人接种了疫苗,很多疫苗生产出来之后可能就没有了什么用处,所以很多疫苗股都下跌了。
二、现在生产出来的疫苗非常多,很多都积存在仓库里。
正因为大部分能够接种的疫苗的人都接种了,所以很多生产出来的疫苗都积存在仓库里,这些疫苗平时的时候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钱赚,所以很多人看到了这个情况,都会减少疫苗股的投资。
三、也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
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出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最近新出来的德尔塔病毒非常厉害,据说只要靠近十秒不用接触也能够传染。而且感染德尔塔病毒的人基本也是打了疫苗的人,所以很多人认为原来已研制的疫苗对于这种德尔塔病毒似乎会减弱一点效果,很多人看到了这个情况可能也会减少疫苗股的投资。
疫苗股下跌我认为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没有一类疫苗能够永远有效。

千亿疫苗巨头遭清仓式减持,疫苗股难道不香了吗?

4. 疫苗事件 利好什么股

疫苗事件 利好华兰生物。
第一个原因,替代产品抢夺长春长生的市场份额。其中受益最大的是:辽宁成大和华兰生物。
另外,长生生物狂犬疫苗(主动免疫)被召回,说明了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的必要性(被动免疫),华兰生物旗下的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连续两年狂免批签数量暴增,国内市场份额第一。长生生物此次的黑天鹅,无疑是给竞争对手华兰生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
与此同时,国内生产四价流感疫苗的企业只有两家:华兰疫苗和长春长生。长春长生落马,估计最大的赢家就是华兰生物了!

5. 疫苗事件会终结医药股的牛市吗

资深股民认为疫苗造假影响的毕竟只是少数个股,并非整体医药上市公司集体沦陷;而且我国医药股整体一直行情较好,尽管受到此次疫苗造假事件的影响可能会使部分医药个股有所下跌和出现一定的波动性,但往后依然难改整个医药行情的强势趋势,广大投资者不用过分担心。
药企疫苗造假事件影响是短期的,事件平息之后,疫苗造假对医药股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消去,医药股上涨环境又将形成,除了少数医药个股可能会陷入较长低迷时间以外,其他医药股肯定难改以往“雄风”,再创佳绩给投资者以较高回报,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投资者不用对医药股未来行情的担忧。
上半年医药股表现非常强势。在其他板块和个股节节败退的时候,医药不断创下新高。机构和基金也不断抱团取暖。认为要拥抱大消费。好象除了喝酒吃药,别的什么股票都没有任何价值了。70几倍的医药股还要疯炒。而几倍的银行股却无人问津,十几倍的周期股也是不断下杀。这样的A股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市场。
医药本来就高高在上,也需要一个利空来终结医药的上涨。刚好长生生物这个事件就给了医药股一个导火索。可以肯定的是医药股后势很难再大涨了。里面还会出现分化。质地好的维持震荡的格局。质地不好的基本要往腰斩的路上去了。这个事件和之前的酒类,奶类事件是差不多的。当时的酒也是因为类似的事件终结牛市。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
各大券商研报也是力挺医药股。
天风证券认为医药板块在震荡行情中的防御价值突出,配置价值依旧,医药依然是具有非常清晰的产业逻辑的行业;虽然6月受大盘整体回调影响医药板块出现跟随调整,但长期来看大盘震荡行情对医药板块的影响有限,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将给股价带来修复;建议持续关注中报超预期个股,从业绩角度筛选优质标的。
光大证券则建议关注低估值、预期改善的医药流通板块。有以下几点原因,流通企业对利率和信贷投放较为敏感,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其次板块处于估值低位;部分企业对上游付款账期拉长,现金流有望改善。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旗下大摩健康产业基金经理王大鹏认为,经历了近期一轮连续调整后,医药行业指数已基本回吐今年涨幅。在行业基本面前期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背景下,调整正是被“错杀”优质股的配置良机。王大鹏表示,未来医药板块依然有上升空间。
医药板块在A股本身所占比重不高,即便目前暂时下降,对A股整体影响有限,不会导致A 股市场的大跌,所以投资者千万应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

疫苗事件会终结医药股的牛市吗

6. 千亿疫苗巨头遭清仓式减持,套现近37亿,这套的究竟是谁的钱?

如果你的身边有买基金或者是炒股票的朋友,那肯定都知道最近咱们医疗板块的股票,走势是相当萎靡。特别是我们国内的疫情发生反复之后,医药板块的个股更是“一泻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探底回升。而最近,也是有支市值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疫苗龙头股,其持股股东看到势头不对就慌忙进行清仓抛售,从成交量和成交额上估计,这些股东足足套现了有37亿元人民币之多,实在是骇人听闻。而这个故事的发生股票就是在科创板刚刚上市的康希诺 。

康希诺这支股票的上市时间也是在这个月份,距离其发布大股东减持计划的8月13日甚至还不足一个月。康希诺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股东上海礼安和苏州礼泰计划在未来减持约770.95万股公司股票,按照目前的收盘价格来计算的话,其减持总金额将要达到近37亿元。

股市嘛,想要赚钱的话,玩的自然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这两位准备减持的股东,准备套的钱也自然就是广大散户股民的钱了。查阅康希诺今年的年报和一季报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支股票今年所交出的业绩答卷可谓是非常优秀。不仅首次完成了扭亏为盈的壮举,而且它上半年获得的营业收入还超过了20亿元,实现了超过500倍的巨额增长幅度;加之现在国内外疫情反反复复,对作为疫苗生产厂商的康希诺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在这种基本面、政策面和消息面等多方面均有利好消息的股票,深的普通投资者青睐入场投资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消息一出啊,康希诺的股票也是一路下滑。毕竟来炒股也是来赚钱,而不是做慈善的,与其看着自己的钱被大股东套走,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及时止盈呢!

7. 疫苗龙头一季暴赚100亿,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智飞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莱士(002252)等。
本文核心数据:疫苗批签发量、采浆量、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企业市值。
行业概况
1、定义
生物医药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生物医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相结合,以及与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狭义的“生物医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盒)、微生态制剂、血液制品及代用品等。本文中的“生物医药”是指狭义的“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按照产品功能差异,可以划分为预防、诊断、治疗三类细分产品。预防类主要包括疫苗类产品;诊断类主要包括诊断试剂;治疗类产品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单抗)、重组蛋白药物和血液制品。
2、产业链剖析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为基础研究的开展,通常是由独立医学实验室,即第三方检测中心完成,有部分医院亦设有独立实验室,可承担一部分医药外包的项目。中游为生物医药制造,包含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以及单克隆抗体领域。下游为消费终端,分别为医疗机构(含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医药零售终端(包括实体药店以及电商平台)。
在上游医药研发行业,国外独立实验室Quest以及Labcorp是全球知名企业,国内以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凯普生物等企业为主;从中游生物医药制造来看,疫苗领域以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企业为主,单抗领域以复星医药、三生国健等企业为主,诊断试剂领域以科华生物、迈克生物等企业为主,血液制品领域以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等企业为主;下游消费终端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为主。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与国外相比,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经历2005-2017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从2017年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也是医药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子行业之一。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全面提速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药监局、市场监督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生物医药发展趋势、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规范、生物医药新技术等内容。另外,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如疫苗、诊断试剂等,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发展政策。
行业发展现状
1、疫苗批签发量整体呈“U”型
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3-2019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约为5.7亿支,与2018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17年批签发量。2018年长生疫苗事件对2019年上半年略有影响,但目前已经基本恢复。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中检院披露,2020年疫苗合计批签发量为6.5亿支,同比增长14%,行业整体增长态势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疫苗批签发1.13亿支,同比下滑13.87%,其中二类疫苗批签量6018.78万支,同比逆势增长48.36%;一类疫苗批签发量达5238.09万支,同比减少39.55%,主要系行业多家公司着力进行新冠疫苗生产。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将提升疫苗行业的整体接种率,二类疫苗批签发量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测算,2021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约为7.1亿支。
注:2021年4月后中检院不再对外披露批签发具体瓶/只数量数据。
2、采浆量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
2006年《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明确,单采血浆站由卫生行政部门改由血液制品企业文设置,浆站与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供浆关系,加速行业集中。2007年7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所有血浆原料需经3个月以上静置(即业内所称“窗口期”),再经病毒检测合格方可投料生产。这两个重磅炸弹式的政策直接导致全国采浆量急剧下滑,企业产能大幅下降。
2008年之后,随着经过规范的浆站开始投入使用,采浆量有所提升,但仍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11年贵州关闭16个浆站,全国采浆量当年下滑7.7%。随后在倍增计划的引导和激励下,国内采浆能力大幅提升,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采浆量从2011年的3858吨增加到2019年的9100吨,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人们无法出门,采浆量出现下滑,采浆量下降到8338吨。2021年,采浆量再次上升,达到了9455吨,较2020年增长13.4%。
3、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受老龄化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和行业研发投入增多等因素的推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据Frost & Sullivan报告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从1836亿元增长到34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14%。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测算,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48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特别以江苏、上海和广东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底,江苏共有生物医药企业4018家,上海共有3259家、广东共有2931家。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且各有所长
生物医药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值来看,截至2022年7月7日,在市值20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市值在1000亿-2000亿的企业有智飞生物、百济神州、万泰生物、复星医药、泰格医药;市值100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长春高新、凯莱英、沃森生物、华兰生物等。
从细分领域来看,疫苗领域以中国生物、沃森生物、成大生物、智飞生物、艾美疫苗等企业为主;诊断试剂领域以利德曼、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科华生物等企业为主;血液制品领域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企业为主;单抗领域以三生国健、百泰生物、复星医药等企业为主。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呈现市场竞争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将朝着市场竞争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方向发展。

2、2027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新冠疫情加大了对疫苗、血制品及相关试剂的需求,“十四五”规划对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大力扶持。2020-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7.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5-2027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7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180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疫苗龙头一季暴赚100亿,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8. 疫苗龙头一季暴赚100亿,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则非常让人震惊的消息,那就是疫苗龙头在一个季度内暴涨了100亿万亿的资产,在深夜里面进行了狂嗨,很多投资者对此的表示非常的震惊,但同时也非常的看好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前景,觉得生物医药未来行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主要还是因为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一种行业的发展能够迅速得到一个广大的提升。

根据网络上相关的信息表明,在5月24日的深夜,中国生物制药公告发布了相关的公告,从2021年3月30日到现在的三个月的时间,集团收获到了人民币,大约有72.43亿元,可以说较同期增长约为16.4%,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约人民币就达到了十几亿人民币。这样的营收让人对此表示非常的震惊,同时也让很多投资者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前景保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其实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根据这一家公司相关的信息表明,在首个季度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合法盈利就已经达到了14.76亿元,可以说上一年同期在仅有249.31万元的情况下增长了一个非常大的幅度,并且现在在国际上新冠病情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国家因此还是笼罩在这样的疫情之下,所以像这样的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绝对是非常可观的,能够带来更大的发展。

不过投资者在评估这样行业的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相关的判断,毕竟一切都只是推论,而且一些市场人员认为这一业绩的可能性是一次性的收入,根本就不能进行相关的估值,虽然现在也有不少的研究机构认为疫苗的接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商业化能够得到足够的兑换,但小编想说还是非常困难的。